close

{七}智慧感悟:

【智慧感悟之一】

(1)做心靈的自主者,接納其他人、其他觀點。

(2)佛是大慈大悲的,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知曉「般若波羅蜜」是「真實不虛」的,於是開始講此般若智慧。

(2)佛家人講究即心即佛,這裡所說的心是仁愛之心,是慈悲之心,是修禪證佛之心。佛菩薩用心,皆以慈悲為本,以利他為先。

(3)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一切。

(4)笑對世間苦,除卻煩惱絲。

(5)苦在佛教中泛指逼迫身心苦惱之狀態,若心向著如意之對象,則感受到樂;若心向著不如意之對象,別感受到苦。

(6)般若智慧告訴人心要空明,不偏不倚,這樣心無所向,自然也就沒有苦和煩惱,面對世間所發生的一切苦也只一笑而處之。

(7)樂觀主義者說:「人活著,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能獲得幸福。」

(8)悲觀主義者說:「人活著,就有問題;有問題,就有可能陷入不幸。」

(9)最致命的創傷來自我們自己心靈深處,是我們的心靈導致我們的絕望。只要我們放棄絕望的思想,而是換另外角度想問題:

*親情阻斷黃泉路,難道還能尋回來嗎?

*有情有緣而不能相伴終生,莫若及早走開。

*無緣是路人,遲早要分手,為什麼要死守不放?

*這樣想,就會豁達開來,發現陽光依舊照耀著你,月光仍然撫愛著你。

*生命太短促,我們沒有理由要將寶貴的時間浪費在不幸的氣氛,悲觀的觀念上。

*悲觀無益,將你精神的窗戶打開來面對著跳躍的陽光吧!

(10)當你用煩惱心來面對事物時,你會覺得一切都是業障,世界也會變得醜陋可恨。

(11)滴水包萬物,感恩造功德。

(12)佛陀在苦修六年,後來接受牧羊女乳糜供養,然後到尼連禪河裡沐浴,再到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靜坐以致最後終能成就無上智慧,證得苦滅之真理而成佛。證得苦滅之真理而成佛。佛陀自己解脫人生諸苦後,心存感恩,度濟大眾,造就無上功德。

(13)《心經》中三世諸佛,因修般若波羅蜜多而獲得正覺,他們同樣是以感恩之心,為大眾宣講般若智慧度濟眾生,造化功德。

【智慧感悟之二】

(1)為什麼人會痛苦因執著某一樣人、事、物所控制住,而這些都是錯誤與虛幻的因人累世無明所導致,只有悟出才能放下痛苦!

(2)〕感恩是對良心的自覺溫習,人間因而彌漫著愛的空氣,感恩是真情的恆久的維繫,生活因而充溢著美的旋律。

(3)佛陀掌握道,也掌握愛。

(4)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

(5)《心經》中不僅講般若智慧,而且還講到修行的法門一度眾。度眾看起來是在幫助別人從苦海中解脫,其實在度眾的過程中,自己積善功德,也是在自度修正果。俗話說助人即是助己。度人即是度己。

(6)人皆有自己的福田,多行善事,即是在自己的福田上播種資糧。多多行善,多多助人,即是多多播種,何不為乎。

(7)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恆的至理。

(8)悟《心經》一淡名利富貴→視富貴如浮雲。

(9)富貴是什麽,富貴在佛教中屬「色」的範 疇 ,按《心經》的說法,它的本性是「空」的。而世間不知,執著於「色」的追求。求之不得而苦,求而得之則貪。一切煩惱皆由因「色」而起,一切快樂被苦和貪所吞噬。

(10)安貧而樂道,淡泊看人生。有了如此樂觀、平靜、自如的人生態度,才能在物質利益和金錢慾望的強烈衝擊下,保持一顆淡泊的平常心,天天享受著和樂與幸福。

(11)心平則是樂,心淡則是福,人生貴在擁有一顆平常心,我們的心態決定我們對生活的感受,慾望過盛,得到或得不到都會讓我們痛苦,心如止水,失去與得到都是快樂。所以,禪的智慧告訴我們;福在平常,樂在身邊。

(12)淡泊無慾的境界,在禪理中至關重要,將其延伸到現實世界中,就可以視金錢如糞土,視富貴如浮雲,懷無知、無動、無慾之心,不為外物所動。而人一旦羡名慕利、貪求富貴,便失去淡泊之心,為無止境的慾望所折磨和困擾。

(13)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14)禪中悟出的無爭的智慧,就是以一顆淡泊的平常心,打開自己的寬廣的心理空間,給自己帶來身心的自在和喜悅。因為只有自淨內心,內養修德的人,才能排除外界的誘惑,才能在岐途縱橫的物慾世界中保持定力,內心恬靜而不為心魔所動。只有這樣,才能在生活中怡情怡性,才能回歸生命的本質與生活的自然。

(15)福在平常,樂在身邊。

阿彌陀佛!{七}智慧感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師姊 的頭像
    師姊

    mot9238的部落格

    師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