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佛出世之後,在娑婆世界說法四十九年,經後人結集起來,成三藏十二部。因為眾生根性不一,對於所稟教法亦異,傳到中國之後,就在這三藏十二部之中,大致分出來宗、教、律、密、淨五大宗這是為了適合眾生的根性,在自然的趨勢中,後人繼續前人,各宗所學,才建立了這五大宗。

至於佛法發源於印度,流傳於中國,乃至世界各國,其目的無非是令人覺悟自心,離苦得樂。蓋佛者,覺義,自覺覺他,最後覺行圓滿。

又佛以慈悲為本,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故。

至於五大宗的宗門下是教外別傳,專門修禪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下門頭是先悟後修,由修而證。

律宗是專持佛的戒律,先以執身,次第攝心。如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菩薩戒、三聚淨戒等。由於嚴淨戒律故,乃能由戒生定,因定發慧。在密宗是專門持咒,注重事項是須三密相應。但密宗有些禁忌,淨土宗最簡單、最直捷,只堅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至一心不亂,即可蒙佛接引往生極樂,無論利根、鈍根都能攝受。

聽淨空法師開示對習性修改也很重要,所以現在淨土法門也強調除了念佛外還要除分別、我執、妄想這些如沒有根除也會影響往生極樂。

談念佛:

修淨土還是要多念佛,為什麼?用分析字義來說明這兩個字。「念」字,是一個「今」字和一個「心」字合成的。分開來說,就是「今心」;合起來說,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語,具足云:「佛陀耶」。按中國意思來說,就是「覺悟」的意思,也就是「明白」的意思。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義,就是求得現前一念心的覺悟與明白。一念具足十法界,所謂:「十世古今,不離當念;微塵剎土,不隔毫端。」如能發心念佛,則「一念念佛,一念覺悟;念念念佛,念念覺悟」、「一念念佛,一念明白;念念念佛,念念明白」。人誰不願覺悟?誰不願明白?但是人們口裡只管說想覺悟、想明白,而心裡卻存著一些糊塗想。由於有糊塗想,身體就去做糊塗事。什麼是糊塗想?就是意三業──貪、瞋、癡。什麼是糊塗事?就是:身三業──殺、盜、婬、口、;口四業──兩舌、惡口、妄想、绮語。

由於身、口、意三業不淨,所以整天六根對六塵,分別聲色貨利、是非好醜,在所知所覺上做活計。念佛就是回生換熟,放下這些所知所覺,離開能知能覺,而恢復到本知本覺上去。

能恢復本覺,就能成佛。成佛並不是另外添了些什麼東西,就是用念佛的功夫念得打成一片,把人們心裡那些骯髒東西去得乾乾淨淨;骯髒東西去淨了,佛性也就現前了。

因為人心本來是覺悟的、光明的,其體周遍法界。只因無始闇動,被六塵所蔽,人們的知覺偏在一方面去,只認識此色身小我,而忽略了盡虛空、遍法界的覺性大我。殊不知人們所認為是「我」的這個身體,是「地、水、火、風、空、根、識」七大假合而成,如果把它分散開,這個身體就不存在了。

例如以下:

1-地是皮肉筋骨是屬於地大。

2-水是血脈津液是屬於水大。

 3-火是溫熱煖觸是屬於火大。

 4-風是氣力動轉是屬於風大。

 5-空是身體內外的虛空〈如果沒有虛空,就把人憋死了〉。

6-根是眼耳鼻舌聲意是即是六根是屬於根大。

 7-識是每一根要有一識即是六識是屬於識大。

如果把這些東西都分了家,一個人就不存在,哪裡還有個我呢?

就是當前由於七大假合有這麼一個我,實際上不過是個臭皮囊,裡面裝一些腥臊爛臭的骯髒東西。比如在我們講開示的時候,忽然有一個皮口袋裝滿了大糞,紮上口送進來。我們大家都以為這是骯髒東西,捏著鼻子嫌臭,躲得遠遠的;或者趕緊把它扔出去,以為是褻瀆。

其實我們人人都是個臭皮口袋,我們人的這個臭皮口氣袋,還不如用一個真的皮口袋裝上大糞送來進來的乾淨。因為送進來的這個臭皮口袋還紮遮口,我們人人這個臭皮口袋,上下都張著口,直冒臭氣,所謂「九竅常流不淨」。但是人們就以此臭皮口袋是我,還愛得不得了,這樣化妝,那樣保養。如以佛的眼光來說,實屬愚癡顛倒之甚!

大家應該知道,我們這個身體,大家都認為是「我」,其實這不是我,而是我所使喚的一個物。應該在「我」字下面加上一個「的」字,稱為「我的」。因為這個身體是屬於我的一部分,像一件應用東西,如果我願意使用它的時候就用它,不願意用的時候就把它放下,不被其所累。如果放不下,就被它累贅了。

普通一般的習慣,都以這個身體為我,我以外的便是人,許多人我合起來就是眾生。每個眾生都想多活幾年,相續不斷,就是壽者。其實這都是些假名、假相。比如「人我」就是相待假〈對待法,以人而有我,以我而有人故〉;「壽者」就是相續假〈我人眾生相續不斷故〉。如果離開這些,哪裡還有個實我呢?況且「我」以主宰為義,人們這個色深之我,它本身並作不得主。比如人到餓的時候,不吃就不行;渴的時候,不喝就不行;壽命盡了該死的時候,不死也不行;碰到好看的,不多看幾眼也不行;遇到五欲環境,不享受就不行。這已失去主宰之義。殊不知這些吃、喝、享受是屬於生命上的事,生命是有生有滅的,人們除了生命以外還有一個慧命,它是永無生滅的。

什麼是慧命永無生滅?就是人人本有的知覺性。這知覺性雖是無形無相,然而它能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有,無處不是。正所謂:「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念佛就是培養自己的法身慧命,仗佛力、仗自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開佛知見,恢復自己的本覺性。

過去的祖師們,如天臺智者大師、永明壽禪師、蕅益大師、徹悟禪師等,末了都歸於淨土,專門念佛。

念佛人只要信、願、行具足,腳踏實地去念,既仗佛力又仗人力,念佛法門也成最方便,但是還不夠還要修佛的智慧法門洗淨累世的習性,才能斷惑才能證真。這項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若是沒有相當功夫,就不容易做到,兩者都要努力精進才可。

修淨土法門有一種特別的好處,可以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之後,仗阿彌陀佛的力量,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其他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共同薰修。將來慢慢就可以業盡情空,由凡聖同居土到方便有餘土,由方便有餘土到實報莊嚴土,由實報莊嚴土直到常寂光淨土,得見佛的真身。這是說根性淺薄的話。如果是上乘根性,無論生到任何一個佛土裡,都能圓見四土的。

雖然有人說:念佛求往生的好處,只要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永遠不再墮落,永久不再造業,自己可以慢慢加功進行去修行,直至成佛度眾生為止。但是聽淨空法師說機會也很少,因為累世習性沒清,無法明心見性!

如過去無者、世親、師子覺三位菩薩,當初志同道合,一同發願修唯識觀,生兜率內院見彌勒菩薩,言明誰先去時,到那裡再回來報訊。後來師子覺先圓寂,一去三年不見回來報訊。過三年後世親又圓寂,當他臨命終時,無著告訴他說:「你到天上見彌勒之後,無論如何要回來報個訊。」世親去後,過了三年才回來。無著問他:「你為什麼過了這麼多時才回來?」世親說:「我到兜率內院聽彌菩薩一座法,拜了三拜,饒一個圈子就回來了。因為那裡日夜長,不多會兒工夫,在人間就過了三年。」無著又問他:「師子覺現在何處,為什麼不回來報訊?」世親說:「他生天經過兜率外院,還沒有到內院就被五欲所纏,到現在還沒有見到彌勒哩!」無著聽說之後,生天很危險,於是重新發願,不生天,願生極樂〈見智者大師《淨土十疑論》引證〉。

請想,師子覺已是大乘菩薩位子,在天宮尚被五欲所纏,這是多麼危險的事!其他如修禪定功夫,如果超不出三界去,無論到任何一個天上去,待天福享盡之後仍然要墮落,去隨業受報。像《楞嚴經》上所說的無聞比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可是念佛人就沒有這種危險!不是有這麼兩句話:「饒你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歸去來。」這是說,就是生到四空天的非非想天,壽盡福滿仍然要墮落!不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在九品蓮華臺之中,縱然生到下下品,還可以慢慢證到上上品,比生到非非想天也強得多。

念佛期內,每天一開始念《彌陀經》;〈這是師姊每天早晚的功課還有懺悔文、大悲咒、高王觀世音真經、佛說無量壽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其他經文要放假才唸〉每天早晚念一遍,就是把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的境界在心裡熏一遍,使在觀想上成一種西方極樂的觀念。也像一部電影片子,念一遍就等於是把西方極樂世界的影子,在心幕上放映一遍。日久天長,在六根上所接觸的,整個是極樂世界的最勝境界,妙相莊嚴。在現時來說,雖然還沒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然而在心裡上,卻早已被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所包圍。人們的意識在無形中都沉浸在妙相莊嚴的氣氛裡,將來臨命終時熏業現前,平日所持誦的阿彌陀佛聖號、諸聖眾等,到這時會真的現身來接引你了。平日所憧憬、所縈迴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清淨妙境,在一剎那頃也就化現目前了。

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眾生就是佛,佛就是眾生,莫不都是性分所具;心即土,土即心,莫不都是唯心所現,只看人念佛功夫如何。如果信願行堅固不移,自性和佛性打成一片,那麼當下自性即是佛性,佛性即是自性。佛具足無量壽,眾生也具足無量壽;佛具足無量光,眾生也具足無量光。阿彌陀佛有西方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相好莊嚴,眾生也有依正二報、相好莊嚴。在《阿彌陀經》裡說:「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從這句經文裡,可以證明西方極樂世界的諸般境界,都是隨著阿彌陀佛的福德業相,唯心所現。如果阿彌陀佛能這樣顯現,眾生性和佛性是相同的,眾生又何嘗不能顯現呢?所以說在自性上就是彌陀,在唯心上就是淨土。在性分上並劃分不出哪是眾生的邊界,哪是佛的邊界;在淨土上也指不出哪是唯心的,哪是非心的。西方彌陀與自性彌陀,西方淨土和唯心淨土,都是一整個的。可是要明白,所謂的「唯心」,並不是所說的人們腔子裡那個六塵緣影的妄心,而是說「法法唯心」;所說的自性,並不是說人身上七大假合的那個習性,乃是眾生所本有的自性。念佛人每天念《彌陀經》,對於這一點要明白,把自己的信心堅固起來。

《阿彌陀經》是釋迦佛無問而自說的,裡面是說西方極樂世界依正二報莊嚴及念佛生西方的,它的意義和《法華經》相同,因為《法華經》也是對舍利弗尊者無問而自說的。佛說過《無量義經》之後,便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土,現在種種瑞相,致使聞法大眾起種種疑難。經過彌勒菩薩和文殊菩薩為大眾決疑之後,佛便從三昧中安詳而起,不用人請問,開口即對舍利弗尊者說:「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成就甚深未曾有法……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法華經》就是廣說的《彌陀經》,《彌陀經》就是略說的《法華經》。這兩部經都是全事即理的話,並沒像其他諸經說很多法相名詞讓人悟理修行等事,所說的完全是以現量心觀現量境。如果大家對於《法華經》和《彌陀經》細心研究過,對裡面文義會通起來一對照就明白了。

《法華經》共有七卷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開權顯實,後十四品是開近顯遠,都是說最上乘法。例如在《彌陀經》裡面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在《法華經》第二十三〈藥王本事品〉說:「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極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連華中,寶座之上。」意義都相同。

其他在《阿彌陀佛》裡所說的國土莊嚴,說佛的壽命,說佛的光明,以及六方諸佛護念等,雖然和《法華經》的文項措辭有廣略不同,但其境界和意義都是理無二致。所以,一句阿彌陀佛是最上乘法,包括無量法門。

一句阿彌陀佛念得相應,當下即得六根清淨。例如今在念佛期裡面,眼常看佛,就是眼根清淨;耳聽自己及大眾念佛的聲音,就是耳根清淨;鼻子嗅著爐裡的香氣,就是鼻根清淨;舌頭反來覆去地念佛,就是舌根清淨;身體在清淨道場裡,天天向佛、拜佛,就是身根清淨;念佛、拜佛,心裡想佛,就是意根清淨。六根清淨則三業清淨,三業清淨則身不造殺、盜、婬,口不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不起貪、瞋、癡,當下即是十善業。修行人最不容易對治的就是身口意三業,可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就能把三業收攝得住;久而久之,觀念成熟,淨因增長,臨命終時決定往生極樂。

普通人都以為成佛是件難事,其實並不難。佛和眾生都是一種觀念功夫所成,佛一念具足十法界,眾生一念也具足十法界。若一念貪心起,就是餓鬼;一念瞋心起,就是地獄;一念癡心起,就是畜生;一念移慢心起,就是修羅;一念落於五常、五戒,就轉於人道;一念落於上品十善,就生天上;若以四諦為觀念,就是聲聞;以十二因緣為觀念,就是緣覺;以六度為觀念,就是菩薩;以自利利他、萬行平等為觀念,就是佛。又如世間人亦是各有各的觀念,如士、農、工、商、軍、政、警、學,最初都是由於觀念所成。觀念什麼,自己就是什麼。念佛人也是一樣,每天眼裡看佛、嘴裡念佛、身體拜佛、心裡想佛、耳根聽佛,時時刻刻以超生極樂世界為觀念,這樣到末了決定能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決定能成佛。

佛在世的時候處處以身作則,大家都以佛為師;佛滅度後,大家都以戒為師。佛在臨入滅的時候,四眾弟子為請佛住世,圍繞在佛的左右,抱頭痛哭。這時無貧尊者在極端悲慟中忽然想起,佛在世的時候,大家以佛為依止;今後佛要入滅了,欲令佛法久住於世,有幾件事情須乘佛在世時問明白。這時阿難尊者也站在佛的旁邊掩面痛哭,因為他是佛的常隨眾,是傳持佛法的人,佛在每次說法的時候,他都在場給佛當侍者。因此,無貧尊者讓阿難尊者以四事去問佛,其中頭兩件事就是:第一、佛在世時大家依佛為住,佛滅度後依何為住?第二、佛在世時大家以佛為師,佛滅度後當以何為師?阿難以此去問佛,佛說:「我滅度後,當依四念處為住,以戒為師。」從此可知戒律之於後世如何重要了。

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入滅後,印度的八個國王為得到佛的毫髮舍利,不惜動員千軍萬馬,干戈相向。因為他們明白,一代聖者的毛髮寸骨,所在之處,都代表他的聖容,他留下的教導。原始佛典記載舍利的功德:若有人或耳聞或眼見,或禮拜讚嘆,或隨喜瞻仰,或造塔供養等,今生得善緣,厄難永離,身心安穏快樂;來生親見佛顏,速成菩提。

目前遺留在人間有三顆佛牙;一中國北京,二斯里蘭卡,三西藏。

台灣信眾的至心懇切,四月八日是釋迦牟尼佛聖誕日子,佛牙舍利從西藏而印度經泰國來台灣。

佛牙舍利到台灣,迎請的不只是佛陀的真身聖容,而且象徵人類的希望和夢想。跨過宗教的藩籬,佛牙舍利帶來心靈純淨的希望,生活平安無擾的夢想。

舍利,如光照亮人間的黑暗,如水解除心靈的渴乏,如藥治療貪婪的大病,如橋引渡眾生的迷途。把台灣打造成一座「極樂島」,沒有罪惡,沒有恐怖,沒有無奈,沒有嘆息,沒有眼淚

但這些都必須遵守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分別,度無邊眾生、南無阿彌陀佛大悲四十八願度眾生、南無菩薩正念度眾生;才能解脫生死,回西方極樂世界修成佛。

佛牙舍利是人類的光明,是和平的鐘聲,久久遠遠的在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震撼迴盪著。

普通說起來,佛有七眾弟子:一曰比丘僧,是出家受具足戒的男人;二曰比丘尼,是出家後受具足戒的女人;三曰式叉摩那,譯曰學法女,即是沙彌尼欲受具足戒者,從十八歲至二十歲期間,別學六法〈不婬、不盜、不殺、不虛誑語、不飲諸酒、不非時食〉,過此即可受具足戒而為比丘尼;四曰沙彌,是出家後受持十戒的男人;五曰沙彌尼,是出家後受持十戒的女人;六曰優婆塞,是在家近事三寶的男人;七曰優婆夷,是在家近事三寶的女人。

在家的念佛人,首先應該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何謂三寶?即是佛寶、法寶、僧寶。佛,如現在的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乃至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法,以軌則為義,就是諸佛所說的言教;僧,以傳持為義,就是紹隆佛法,為後人做模範的人。

在三寶中有自性三寶、別相三寶、住持三寶。自性三寶,是眾生本具,非向外求的。如自己靈明覺照的為佛寶,寂常圓淨的為法寶,融和妙樂的為僧寶。

何謂別相三寶?謂此三寶各有人、法、因、果、性、相、體、用的分別。如妙覺及佛的三身,皆謂之佛;真如理體及一切方便法門,皆謂之法;五十位賢聖,皆謂之僧。何謂住持三寶?謂此三寶住持於世,能令佛法傳持不滅,為世間一切眾生所依賴。例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佛像、舍利,就是佛寶;所誦經律論藏,就是法寶;出家徒眾,傳持佛的利生事業,就是僧寶。

大家應該知道,讓人皈依三寶並不是皈依另外的三寶,而是要皈依自性中本具的三寶。佛,譯為知覺的覺字,人人都可以從自己覺性中流露出無窮的妙理;皈依法,就是皈依自己本具的真如妙理,人人可以持續從真性中發揮的妙理;皈依僧,就是皈依自己持續覺法的融和妙性。佛教講究「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人人有覺性,人人可以念佛成佛。雖然普通說皈依的時候,是皈依現在的住持三寶,可是那只是給人做引導,主要是讓人皈依到自性的三寶。至於究竟成佛,也絕不是給任何一位佛做奴隸的。絕不像其他宗教,只許神為神,不許人為神,人永遠給神做奴隸,這無奈太不平等了!念佛人應該對這件事弄明白,成佛絕不是別人可以代替的,也絕不是他人賜給的,是要自己念佛而成就自性中的佛。

三皈而外,最低限度應該遵守五戒,作為念佛的助行。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不殺生就是仁,不偷盜就是義,不邪婬就是禮,不妄語就是信,不飲酒就是智。持五戒就已經做到了世間的五常。因為世間上所需要的是仁愛,不是殘忍;是道義,不是強暴;是禮讓,不是邪曲;是信實,不是欺詐;是理智,不是愚癡。念佛人持五戒,可以養成仁愛、道德、禮讓、信實、理智、既可做社會上的正人君子,又可作為淨土資糧。

三皈依五戒之外,對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處和八正道,都應當常作觀念。

何謂四念處?

第一、觀身不淨:例如一個人來處不淨〈從陰道出故〉、去處不淨〈死變膿血土泥〉、種子不淨〈父精母血〉、內外不淨〈內而血肉筋骨等,外而髮毛爪齒等不淨〉、究竟不淨〈一切都不淨〉。

第二、觀受是苦:大概說起來,苦有八種,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細說起來,就有無量諸苦。例如一個人到家裡或到社會,沒有沒煩惱的,所謂「不如意事常八九」,這不如意事,不能種種遂心,就是苦。

第三、觀心無常:心念剎那生滅,無有常住。

第四、觀法無我:一切法都是假名、假相,沒有一處是真我。

簡單地說,這就是四念處。常這樣做觀想,也能鞏固自己念佛的信心。

八正道再這一次詳細內容說明:

何謂八正道?謂世間八正道、出世間八正道。分為:就是正見、正思惟〈正思〉、正語〈正言〉、正業〈正治〉、正精進〈正行〉、正念〈正志〉、正定、正命。

正見:是不存邪見,還有不應當看的就不去看它,免得污染自己的眼。

世間正見:知有仁義、父母、沙門、梵志、得道真人,今世後世,善惡罪福,知可從此到彼,以行為証。

道正見:已解四聖諦,已得慧見,空、淨、非身,乃至不起生死涅槃二相之見。

正思惟〈正思〉:是不應當思惟的事情就不去思惟它,免得污染自己純潔的心。

世間正思:思惟學問、和敬、誡慎、無害。

道正思:思惟出處、忍默、滅愛盡。

正語〈正言〉:是不應當說的話就不去說它,免得污染自己的口。

世間正言:不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道正言:離口四過,講誦道語,心不造為,盡後無餘。

正業〈正治〉:是正當的行業,例如念佛人和專門在社會上辦慈善的;當醫生的,病人治好,死人救活,這是一種行業;還有開棺材鋪的、殺豬的、宰牛的,也是一種行業。所謂:「矢人惟恐不傷人,函人惟恐傷人。」同是行業,要找一種厚德積福的正業去做,不要做不正當的。世間正治:不殺盜淫、不自愩高、修德自守。

道正治:離身三惡、除斷苦習、滅愛求度、受戒修定。

正精進〈正行〉:這和正業有關,例如上面所說做各種行業的人,同是一樣的精進,一種是上解脫成佛的路上精進,一種是上墮落惡道的路上精進。還有,念佛的人起五更、睡半夜,勇猛精進,這是直往成佛的路上精進。所以正精進和不正精進就不同了。

世間正行: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

道正行:身口精進、心念空淨、消蕩滅著。

正念〈正志〉:正念的「念」字就是人的念頭,在人心意剛要發動而還未發動時就叫做念頭。正念就是處處以善心、好心作出發點,不要有絲毫歪曲邪僻的心。

世間正志:不嫉妒、不恚怒、不事邪。

道正志:離心三惡、行四意端、清淨無為。

正定:是鑒於凡是正當的事,就一心一意去做。什麼是正當的好事?如念佛是正當的好事,就一心一意去念佛,念至一心不亂,入念佛三昧,這就是屬於正定。

世間正定:性體淳調、安善安固、心不邪曲。

道正定:得四意志、惟空、無想、不願、見泥洹道。

正命:是以上面諸多正當的事情,來檢點自己的身、口、意。自始至終以清淨身、口、意三業,順正法而活命,絕不做其他命的事情。

世間正命:求財以道、不貪茍得、不詐於人。

道正命:離諸邪業、捨世占候、不犯道禁。

這麼解釋八正道,只是應合初機信佛的人,至於按教理往深裡去說,那就不是這麼簡單了。

念佛人員除一心一意念佛之外,為了恐怕身心放逸,或信、願、行不堅固,可以常拿四念處和八正道來檢點、約束自己的身心。至於念佛的方法,也應按照自己的根性去選擇,大致不外持名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還有一種最方便的法子,就是呼吸念頭佛。

往裡一喘氣的時候「南無阿彌」,往外一呼氣的時候念「陀佛」。這樣,只要人有一口氣就是念一聲佛,久而久之,時時刻刻、行住坐臥,不離一句阿彌陀佛,這方是真精進。當人臨命終時,最後一息氣欲斷時,人一生的行業,也就隨著最後呼吸的一聲佛,去往生極樂世界,得見阿彌陀佛。更要守五戒、十善、六度波羅蜜、四攝法再次說明:

五戒者:

1不殺生,行仁愛。

 2不偷盜,持義利。

 3不邪淫,守禮節。

 4不妄語,言誠信。

 5不飲酒,向正智。

十善者:

 1、護生──不殺生。

 2、布施──不偷盜。

 3、淨心──不邪淫。

 4、說實語而不誑語。

 5、善調和而不兩舌。

 6、常慈語而不惡口。

 7、言正法而不綺語。

8、利眾生而不貪愛。

9、常慈憫而不瞋恚。

 10、勤修慧而不愚癡。

六度波羅蜜:

 1布施

 2持戒

 3忍辱

4精進

5禪定

6般若四攝法:

 1布施

 2愛語

3同事

 4利行

以上全都非常重要,因為都是佛在世告知眾生的法;師姊再次說明因為關於『解脫生死』的關鍵!

提起佛法,有種種法門,哪一門都行。有一句話說:「門門皆能通大道,路路皆可到長安。」雖然這是一定的道理,可是必須要一門深入。雖然是一門深入,也應當要有正行與助行,這一點各位要知道。正行,是專修念佛法門;助行,你念經也可,自己修禪也可,哪種方法都可以作為助行。

單說這佛法的正行,哪一門都有正行。就說這淨土法門的正行,這淨土法門,普通的一句話,就是說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有一定的品列,那是人所共知的。生到佛國去,可分三三九品: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分這個三三九品,就是在一個淨土分三三九品。那麼淨土有多少淨土呢?按極樂世界有四種淨土,大家要知道,這四種淨土大家耳朵也常聽見過,可是大家不留心的多呀!

常寂光淨土,這裡都是那些明心見性、大開圓解的大菩薩們,往生到這常寂光淨土。往生到這地界,立地就成佛。雖然是到常寂光淨土,可也有三三九品: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

常寂光淨土以下,是實報莊嚴淨土。常寂光是清淨法身,實報莊嚴淨土掌教的是圓滿報身佛,往生去到那裡的也都是大菩薩,都有圓滿的功德,戒定慧都具足。

再向下是方便有餘的淨土。就是自上向下的第三層莊嚴有餘的淨土,也有三三九品。這地界的掌教是百千億萬化身,其實都是阿彌陀佛。這就是說佛現身不現身不能一樣。這地界究竟最高的那個是證阿羅漢。四果的羅漢,從下說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四種。這地界也分三三九品,這都是聖地。

第四是凡聖同居的淨土,有凡夫,也有聖人。聖人之中,有佛、也有大菩薩〈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能教化的,而不是受教的。受教的都是我們凡夫。往生到浙地點,也分三三九品。所以,假如這愚夫愚婦聽人說念佛好,連一句佛經也不懂,也不識字,也不會念,那怎麼行呢?只要聽到別人說念一句「阿彌陀佛」,若有誠心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你看這一句話極容易啊!大家要知道,只要你有誠心,一樣也生佛國,只是品味一點。生到這個凡聖同居的淨土,也分三三九品: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生到下三品這最低的一層,還可分為九品。下三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中三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上三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生到了下下品,一生永遠都不死,思衣得衣、思食得食。

按照《佛說阿彌陀佛經》上描述,那兒有七寶池、八功德水、七寶行樹;空中小鳥放淨音聲,就是念佛、念法、念僧的音聲。不修自修,不證自證。修到了那個地界,這是哪一品呢?這是說的下下品,就能這個樣子。要是再向上,一層比一層高,一層比一層好,那福就享不盡、說不盡的了!

你要是有誠心,生到這下下品,就能享大福!享什麼福呢?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你想吃飯,飯就到面對。大家要知道,這是下三品的那個下下品呢!這飯吃飽不吃了,東西也就沒有了,不像此界還得雇工人洗鍋刷碗地收拾,那就嚕囌了!極樂世界沒有那些事情。這是簡單地說吃飯,接著再說穿衣服。你有錢的,做新衣服得找裁縫,合不合適還要比量尺寸。你告知他了,還不一定幾天做成,穿身上還不一定合不合適,這多嚕囌了!這是說有錢的人,沒錢的就更不用說了。但你要生到極樂國,你要是說這衣服我看了不甚合意,我要穿有顏色的衣服,要穿件黃色的,這黃色的衣服當時就到身上了!你若還要等著伸袖子、繫鈕釦,那就嚕囌了。你要到了那兒,看你哪點兒不隨心,你要什麼就有什麼,隨意所成。

要明白這佛法能得隨心如意,想什麼就有什麼,就是這麼一個安樂的境界。這是説愚夫愚婦不識字,反正聽人說念佛好,他就發誠心,不管是黑夜、白天,有工夫就念。一樣照幹活,也耽誤不了心裡在念佛。總之是說,下等人只要誠心念佛,都能得到這樣的福報。比他更高的呢,那就更不用說了。

剛才只是照下等人說,若要一層層說就說不完了,大家心裡有一個樣子做比較。這就說個譬喻吧就拿下下品來做比較,到哪兒去比較?上天上午比較去,人人都承認天上好。天有二十八層,大家知道這二十八層天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有六層,色界有十八層,無色界有四層。這些都要知道有個比較,念佛就發誠心了。要是不比較出來,含含糊糊地,覺得念佛應有個意識就行了。多生多世的苦啊!你知道做善就能知道佛法,到佛門裡發誠心學佛,若沒有多生多世的善根,哪裡會有那個心?就是想幹也不好修,也給自己打散了,所以一說天上的福就不必細說,十天、八天也說不完。

欲界有六層天,都還有男女婚配、生兒育女,一層比一層高。貪欲也很高。四天王天,在須彌山當中,欲界包括物質世界及四大天王以上至他化自在天等六天。以此界中眾生尚有男女相及淫欲故稱欲界。再上去有忉利天,有人世間所謂的玉皇大帝,專管人間禍福,那是一點也不錯。以上兩層是地居天,沒離開須彌山頂,忉利天在須彌山頂上,四天王天在須彌山半山腰中,沒離開地皮。

地居天的福報比我們世間人都大,壽命也長。壽命有多大呢?四天王天的一天,是人間五十年,三百六十五天算一年,他能活五百歲〈合計人間九百一十二萬五千年〉。到了忉利天天頂上,再加一倍,一年算一天,他能活一千歲〈合計人間三千六百五十萬年〉。二十八層天,簡單說就是加二十八倍,用算盤算算這壽命有多大?這福氣有多大?這是個比較。

說無色界是修得四空定的眾生所住之處,共有四層天,純為精神狀態,已無形象。無色界第三層就是天夜摩天,這已經離開地皮,離開山頂了。這就不像我們世間人這樣了,他已經有點清淨心,有點禪定心,但只是世間禪,不是那個出世禪,也不是出世的上上禪。第四層兜率天,第五層化樂天,第六層他化自在天,壽命、福報一層比一層高,一層比一層大。這就是說壽命多難說,要說幾天,這只是拿來做個比較。這是六層欲界天,有男婚女配、有世法的情形。

色界有十八層,是修得初禪至四禪的眾生及三果聖人所居住之處,分成四禪天: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共十八層天。

色界天這十八層天僅有形色象而無男女之別,亦無淫行。不分修行人,女人在那裡也會轉為男子。轉男子。生到那地方是蓮花化生,所以那地方清淨到極處,壽命一倍一倍向上加。有禪定的功夫,但只是世間的禪定,不是佛門裡的禪定。就禪定的功夫而言,有凡間的禪定,有聖眾的禪定,有佛門的禪定,那是有階級的。

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三禪,離喜妙樂地;四禪,捨念清淨地。四禪分成十八天,上有四空天,加上欲界、色界,共有二十八層。說這個來譬喻福報大、壽命長,要是與極樂世界相比較,還是不如極樂世界最低的下下品。

下去訴說欲界天人的福報比人間都大壽命長;可是再怎麼大也會享盡的時後然後再輪迴;無法解脫生死修到成佛,祂們飲食是甘露;總是比不上色界天西方極樂世界可以修到解脫生死斷輪迴而後再進修佛菩提道再乘願來度眾生,任務完成再回去西方極樂世界!

訴說:『欲界六天              一天┘S人間            壽量              身長             身重

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           1600             16000        16由旬          1/32

第五他樂〈善化〉天:      800               8000        八由旬            1/16

第四層兜率天:                400                4000        四由旬           1/8

第三層夜摩〈時分〉:        200                2000        二由旬            1/4 

第二層兩忉利〈33〉天:  100                 1000       一由旬            半兩

第一層四天王:                50                  500         半由旬           一兩

〈四王天之一日一夜=人間之50年〉

〈四王天之500=人間之9125百萬年〉

八地菩薩可以神通變化、無量壽如來就是阿彌陀佛、佛一切種子都具足!

怎麼殊勝又快樂的地方是師姊所嚮往地方,就是要修到色界天;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但是一定要找正法有次第才能修到那一層果位到上品中生果位是阿羅漢果<解脫生死(但有的阿羅漢不修就入無餘涅槃;所以不能成佛)還要繼續進修要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師姊在正覺同修會找到也要努力的按次第修果位;因為是平實導師親證如來藏自性彌陀而眼見佛性;這才是實證!

訴說:如何修證果位如下:

1-斷三縛結:初果(見地);但是貪瞋癡沒有淡薄。

須陀洹:初果:極七住位;

三縛結:我見、疑見、戒禁取見

2-薄貪瞋癡:二果(薄地);

斷:一來;

斯陀含:二果

3-阿那含:三果:不還;

五下分結:三果(離地);

貪、瞋、癡已經沒有了。

4-阿羅漢:四果:無學;

斷五上分結:四果;

還有大乘菩薩行者:

分三部份:

一、   定六住位修般若波羅密和修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法,於所取五塵之我所,及能取五塵之「覺知心我」之虛幻性得印順忍。

二、   乃至於般若正觀現在前來而親證自心如來時,斷除意識,心相應之我見,於七住位得大乘之無生忍。

從七轉依自心如來之「無我」及「無我所」本體,繼續進修一切種智,乃至入初地證無生法忍

我說到這裡,大家要知道,修福、修禪定,這禪定你們不研究透佛法,一修就是修到天上的禪定去了。那是人間的禪定了,人間的話禪定可也比賽人間好呀!要與佛法比那就差遠了,這還夠不上佛法裡的小乘呢?小乘分四果然,這連初果還趕不上呢!經我這麼一說,這個佛法的高低深淺,大家可以向裡去研究。所以,一般人說沒有工夫〈時間〉、也沒有智慧,哪能修行?

說到念佛,哪能說念一句佛的時間都沒有?你忙又不是嘴上忙,又不要嘴上幹活,你心裡念還不行嗎?

說到自己每天早晚禮佛唸經;真的非常喜悅;因為每天面對佛祖阿彌陀佛的莊嚴容貌!

我相信極樂世界修成佛一定有我的份,我一定能往生,因【心】有堅定心、有信心、精進心!成佛才能度眾生!因我信釋迦牟尼佛說的法,信阿彌陀佛發的願,佛還會騙人嗎?佛要是騙人,這世界就是一個騙人的世界了!要是能有心,信佛信得急、念佛念得懇切,肯定能量往生到佛國。

說到以上各法門如各位努力精進今生成佛相信也有份呀!生活到了極樂世界,在那個地方修行,就不用再為衣食住行、黑夜白天忙碌了。現成的受用、現成的修行,哪能不成佛呢?

我說自心就是佛心,自性就是佛性呀!說到心性,廣大無邊呀!人們都不知道,所以這人疑惑的就是這個心呀!

心性是盡虛空、遍法界。性是心,是分而不分,不分而分。性是體,心是用,體用不二,體用不相分離,是這麼道理。

所以極樂世界唯心的淨土就是自己的淨土,自性彌陀可就是阿彌陀佛,別忘了要時時地念,念茲在茲,是這麼道理。參禪死後也能往生。參禪的人與好些天有份,往生到天上──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往生到兜率天,在那兒見彌勒菩薩,還沒成佛呢!參禪的人等時間到了,都到彌勒菩薩處聚會。等到彌勒菩薩成佛時,隨佛弘化,一塊兒度化人,這是參禪人一定的理。兜率天有內院、有外院,外院的兜率天人,那個世界快樂很多。這是外院,都是凡夫。內院都是聖人,彌勒菩薩是主人公,這是候補的佛,時候到了就會下生成佛,這是無色界天。

但兜率天是凡聖同居土,兜率天的話凡夫安樂那是可以了,可是卻看不見內院裡的聖人示現,所以就像我們這個世界,人人都知道南海普陀山有觀音菩薩,但誰都看不見。偶有機緣,菩薩現身示現,所以大家都知道普陀山有觀音菩薩,有很多人去朝拜。兜率天的凡夫也是這樣子,都知道有聖人將來要下生成佛,也知道恭敬,可是卻看不見、找不著。這是說參禪的人生兜率天。

但是師姊還是感覺只有修「西方淨土才能解脫生死!」因為修無色界只是得福報等福報享盡,就要墮落於六道輪迴無法解脫生死,因此,度念佛的人只要淨念相繼,一心求生淨土,一定得往生三三九品啊!

下去師姊要談第七末那識、八識阿賴耶識;在《密嚴經》:「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要知道無修元神稱阿賴耶,真如元神才稱如來藏識。因一體兩面凡夫皆知,此因五濁惡世,眾生愚昧,不解其中之道,盡論其中之理。佛此話乃告知眾生,真如非凡夫可得,靈提昇,人性盡散,才稱清淨識。所以,阿賴耶乃未清淨之如來藏識。但也是要從阿賴耶找出自性真如來藏!

請大家再繼續看[續集]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師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