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說「有學識的是教書,有學問的是教人」,其中的分別在何處?唐朝韓愈在「師說」一文中提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老師的職責,其中「傳道」與「授業」之間就有差別。「道理」簡單來講,全世界人都不需要透過語言或共同的文字,便能明白殺人是不可以的,這就是道理。而「授業」是為人師者傳授他所知的專業知識或特殊知識的一種責任。師說」又言:「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領會道理有個先後,孔孟先聖先賢為後代子孫留下生活的學問,成為漢人處事的準繩,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觀念受到衝擊,價值遭到批判,古老的人文社會所用的約束,對現代人而言,有不盡合理之處。人們現在所知道的道理,可能當時古人也不瞭解,所以,一代都有一代的思想家出現,為當時的環境提供人性的尊嚴與價值的新觀念。但是,無論什麼時代,有何門派學說教派思想,一切萬流歸宗,萬物存在之理,社會整體之輪廓,依然遵循著一種道理在走,所以,「真理」是放諸四海皆準。而「術業有專攻」就是「授業」的業,古代有山醫命卜相,現代有文工理醫農,這些都是屬於學術專精與研究分工面的,目前聯考將學生烤得焦頭爛額,都在烤這個學術部份。但考完學術,取得文憑之後,是不是懂得進入社會繼續修習「學問」呢?這就是人生輸贏的關鍵。
現在教育水準提高,人人有「知識」卻常在悲苦中迷失,暴露現代人失去教養,帶來了粗鄙浮華與惡劣文化。因為目前學校教育,已無人格養成的教化功能,學生與老師,家庭或學校,都有共識和默契,背水一戰只為了升學考試而已,「教書」只教學生如何在考場上作戰,至於學做人,也不過是公民課本裡的教條說詞而已。難怪大家驚訝為什麼在經濟成長與生活富裕的同時,反而不快樂了,每天活在搶劫、勒索、詐騙、強暴、甚至殺人的恐懼中,犯案手法愈來愈高明,還有所謂的「智慧型犯罪」,嫌犯不再是中下階層人的專利,這些就是「有知識而無修養」形成的破壞力,成為我們社會發展中莫大的隱憂。
那「學問」有何區隔呢?這是觀念的問題,師姊每週六、日都有看「心海羅盤」並且錄了近四十集了,放假有時候聽聽,能將節目從北京、華中、華北,做回台灣來,他是用什麼能耐與自信,及用什麼樣的角度來回答觀眾的問題。聽了之後感覺道理很簡單,當你站穩挺立於原點,可以拉出很多幅射關係,而你的根基立足點是對的,即使時空如何轉換,仍屹立不搖。這個立足點就是觀念問題。那麼,何謂「原點」?有些人沒有原則之時,會形成什麼狀況呢?大家知道黃金身是黃色的,但是許多人手按黃金時,心就變成黑色了。這個道理是指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內心不瞭解自己該用什麼心態來看待它。觀念自然容易產生了。
除了修「善知識」的知識運用 ,還要有再發揮「行善心、道德心。」因萬事萬物的變化必有原因,個人的思想與行為也會影響未來的發展與命運。若我們常存善念,主動對人提供關懷、幫助、鼓勵與包容,相信也會讓自己的修養與內涵更加豐富圓滿;因此,心存善念不但能為個人帶來正面良善的影響,也將改變其未來的道理。「行善」講求無私的精神,要秉持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同理心,真誠對待需要幫助的人,不為私利、不求回報。「在與人相處上,應該以「行善心、道德心」為標準,像「慈濟人」,都這樣地發揮善心在救全省的苦難同胞,因為慈悲不分宗教,這樣社會才能祥和、安定。」言行舉止都要依照倫理道德的規範,所以,「人活著,就是要做善事」,相信我們只要為社會盡一份心力,就能創造正面積極的生命意義!
再來淺談「良心」每個人都有良心,但有可能會被暫時矇蔽,甚至誤入歧途,唯有多做善事,方能明辨是非,常保一顆赤子之心。「常保赤心 明辨是非是。」是必需要的,人的構成,是由「肉體」與「靈性」的結合,而後才能開始生活、思想與行動,好比是電動玩具,沒有附上電池,玩具是不會動的。上天非常慈愛,心賦予人純潔無垢、活潑玲瓏的靈性,讓人在一生中,好像手持燈籠,沿路照耀一切,以便讓你看清是非、識別正邪。這個純潔的「靈性」,叫做「良心」,又叫「赤心」,所以初生嬰兒稱為「赤子」。人生在世,若能常保良心明淨,以之思考、行事,這世界必然無限美好。但現實並非如此,很多人長大後,受世風及七情六慾所污染,使良心蒙上一層層的灰塵,造成無法明辨是非,誤入歧途。
「良心行事、積善培徳」是人人俱備的,良心若是蒙上灰,思想便會顛倒是非,甚至闖了大惑還不自知。舉例而言,一個人圖報依純的良心思考,便會孝順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反之,依被污染的良心思考,不但不孝順圖報,甚至還會傷害父母。常看媒體報導,兒子為了詐领保險金而謀害父母,或因要不到買毒品的錢,而傷害父母的消息嗎?人如不依良心行事,就算沒有傷害人,在事業上也很難順利成功。因為這麼做就是違背天理,如此又怎麼可能得到天助呢?嚴重者,甚至還會遭受天上懲罰。但若依良心行事,就算他的先天條件不足或能力較差,上天還是會幫助他成功。世間上很多看似認真打拚,其人生卻充滿障礙,很多人看似遲鈍,其事業卻颇有成就嗎?
在人生路途中,是否依循良心行事,就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或許有人會問,該如何才能保持純潔的良心呢?我的回答就是多做善事、立功德,如此便能擦亮良心,不使它受染失光。便有人在墓碑刻上「祖德無量,惠及子孫,回報唯有,行善立徳」十六字,就是希望提醒家族後代,能將這道理銘記在心。還有「出泥蓮花、平常即是」也許有人會問「沒錢如何行善?」其實行善不一定要錢。比如路中有塊石頭,你把它移開,以免行人踩到跌倒,這就是善事一樁。又如在公車上看到老人家或行動不便者,能主動讓位,這也是美德啊!除平時多做善事、立功德、分辨是非、擦亮良心明燈之外,也要注意不要為現世頹風所誘。履行人生正道,好比蓮花底下都是爛泥穢物,穿過它們浮上水面的蓮花卻開得多麼純白美麗!植物都會保身純潔,何況身為萬靈之長的我們。
所以,今生的富貴,是前世種下的善因而得來;前世若沒有種下善因,就要靠現在去努力,因此,真正的「真、善、美」,是要我們心中沒有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和虛偽狡詐偽善之心。常聽有人說「孝親不辭勞苦,自為兒孫好像榜樣;行善不望回報,能為兒孫積善福。」一定時常要保持一種觀念,就是小善如涓流,點滴匯聚終成大海;小惡如磨石,雖不見其減,卻日有所損。現在人一定要有善的知識與正確觀念,就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所以我們應多接受「善」的開導。就像佛教說的「因果不可昧。」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凡是遇事「忍」為妙,忍能解災危;處世「善」為寶,善能增福報。如果人人若好善,福雖未至,惑已遠離;人若好惡,福已遠離,禍殃將至,無論對父母、師長要知恩、感恩、報恩!真正的盡孝是要做到「孝養、孝敬、孝順。」這也是「善」的表現!因此,我們寧可做一個無名的善人,也不要做一個讓眾人苦惱的惡人。
有人說「善於論人者,察己必常疏;善於自省者,律己必常嚴。」因為人因自覺而成長,因自滿而墮落。自我反省與認錯,是道德人心的第一課,也是人格昇華的階梯。要抱著「惡要自己消、福要自己造」。自己要多去種善積徳,種善的因才能結善果。人的言行舉止無法靠外在的限制來束縛,是要以「道德和良知」作準繩自我規範,還要培養說實話、做實事的好習慣,因為說一句謊話,往往要編造更多的謊話來掩飾,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的良知。所以,天堂、地獄,都是因個人「善或惡」的心念感召來的。千萬不要輕視自己的力量。世間善事沒有做不成,也不是沒能力,端看你肯不肯去做而已。很多人有錯誤的觀念,就是做善事,表面上看來是在利益他人,其實真正獲益的是我們自己。如果人們帶動人人做好人,行好事,創造「善」與「愛」的循環,讓這社會更安定。以上說改過、行善,知道很多也說了很多,但要將它付諸行動才不會成為空談,如賺取財物要本著「良知」、「道德」,非分之財「必招難」、「必招禍」。所以,想要跟現在的父母說「父母再忙也要以身教養孩子,並非只有功課、才藝。培育「健康的心性」、「健全的品德」才能讓他一生受用不盡。因此,時時要關照自己「心存善念」。因為心念會產生行為、言語,日久會變成習慣。習慣會成為我們的性格,而改變我們的命運。
修行人對『善』非常重視,所以,修行人比較能面對問題,同時常懷善念,這句話最重要───常懷善念,而且能為長遠的未來做準備。他想的不是眼前的,而是盡未來世,直到成佛,永遠保持好心,眼光越來越遠。善業因緣讓我們生起對痛苦的驚疑,同時認知佛教的三寶所給我們的庇護,而人們痛苦的原因,也是來自於不善業的累積,若想得到快樂,我們一定要斷除惡業,才能脫離痛苦,要有斷一切惡的決心。因為造善業應從自身培養慈悲心著手,即使在一開始沒有辦法立即生起廣大的慈悲,但大慈大悲是必須經過不斷的修鍊才生起的。
最後說:善是人人都喜歡得到的,但人往往妄自分別。在高位的人只想善事由自己來做,卑微的人也不希望善事全由別人做,甚至捏造不實言詞來詆毀,暗中設計敗壞他人的美德;這只是徒然敗壞自己的良心,對他人又有何損傷呢?殊不知人有善念或善事,我若能激勵、勸勉、讚揚他,使他的成果能更圓滿,功德行持更充足,那麼別人的善行也就是我的善行,這樣便是無窮盡的功德。從凡入聖,萬善之門是以發菩提心最為殊勝。菩提心就像種子一樣,因為它能夠生出一切善法。菩提心也像良田一樣,因為它能使眾生增長善法。菩提心也像清淨的水,因為它能夠洗滌眾生心中的一切煩惱。菩提心也像熾熱的大火,因為它能燒掉一切邪見。《涅槃經》說:「修一種善心就能破除百種惡業,就如同很小的火能燒掉一切東西。瞭解了萬善都是從我們一念的好樂所產生的,當全體善心現前時,也就是成就我們的圓滿菩提、常樂妙果之時。」
記得!常要保持『善心』還要實際去發揮『善心、愛心』這是為自己種『福田』哦!
輕鬆一下啦!兩個獵人在森林中狩獵,其中一個突然暈倒了,
另一個獵人掏出手機,緊急電話「我朋友死了。我該怎麼辦?」
接線員用冷靜語調回答說:「放鬆一點我能夠幫助你!首先必須確定你朋友真的死了。」
一陣沉默過後,接線員聽到一聲槍響
獵人說:「好了,然後怎麼辦?」
各位朋友!謝謝!感恩您們!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